
前 言
提到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许多人脑海中浮现的是儿童娇嫩皮肤上的红斑与抓痕。
然而,我们正见证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正饱受AD的困扰。60岁以上人群新发AD的发病率正显著上升,部分儿童期患者症状更持续至老年。
这个曾被贴上“儿童病”标签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正在老年群体中逐渐蔓延。
老年AD的临床特征
老年AD患者的皮疹形态及分布与儿童期有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为皮损形态的“老年化”以及分布部位的“反转”。
皮疹形态方面
在皮疹形态方面,老年AD的表现包括:
弥漫性干燥与红斑: 全身皮肤干燥,伴发弥漫性、界限不清的红斑。
紫癜样改变: 因老年皮肤脆弱,搔抓或炎症本身易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现瘀点或瘀斑。
结节性痒疹多见: 手臂、小腿伸侧出现剧烈瘙痒的坚实结节,是老年AD具特征且顽固的表现。
分布部位方面
分布部位方面,老年AD很少累及皱褶处,经典部位(肘窝、腘窝、颈前)少见,躯干、四肢伸侧受累更显著,尤其是背部、小腿伸侧。另外,头皮、面部也是好发区域。
老年AD患者的并发症风险高;轻微外伤易导致撕裂伤、瘀斑;AD相关的炎症状态还可能与其他老年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相互影响。
老年AD需要鉴别的疾病
老年AD患者需要与一些老年多发病进行鉴别,既不要误诊,也不要漏诊,如:
药疹
老年人常需服用多种药物,而药物引起的皮疹形态多样,可能与AD发作或加重混淆。
皮肤T细胞淋巴瘤(如蕈样肉芽肿)
慢性、顽固性、泛发的红斑鳞屑性皮损是两者的共同表现,尤其在疾病早期,对常规治疗反应不佳的“湿疹样”皮损,需提高警惕,必要时进行皮肤活检。
大疱性类天疱疮(BP)
BP也以剧烈瘙痒为首发症状,早期可能仅表现为非特异性湿疹样或荨麻疹样皮损,后期才出现张力性水疱。老年患者若出现水疱需重点鉴别。
老年AD患者的管理
01基础护理
加强保湿,避免诱发因素依然是治疗的基石,建议选择无香料、无刺激的强效保湿剂(如霜剂、软膏),每日多次、足量涂抹,尤其在洗澡后3分钟内。
02外用治疗
糖皮质激素(TCS)仍是主力,不过需考虑老年皮肤薄、吸收增加、易萎缩等特点,更谨慎选择效价强度(中弱效为主)、使用部位(避开面部、薄嫩部位)、时长和总量,注意监测副作用。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TCI) 如他克莫司、吡美莫司,适用于面颈部、皱褶部位及需长期维持治疗者,无皮肤萎缩风险。
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 如克立硼罗软膏,副作用小,安全性好,适用于轻中度AD。
03系统治疗
系统治疗如生物制剂及小分子靶向药物,是目前AD治疗领域的突破。度普利尤单抗(靶向IL-4/IL-13) 有效率高、全身副作用相对较小、无需频繁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显著改善了老年重度AD患者的治疗前景和安全性。
其他靶向生物制剂也在研究中或已获批。JAK抑制剂如乌帕替尼、阿布昔替尼,口服给药方便。需关注潜在感染(如带状疱疹)、心血管事件、血栓风险。老年患者应用前需全面评估基础健康状况。
另外,止痒管理,共病管理以及心理支持对老年AD的治疗也非常重要。
总 结
AD不再是儿童的“专利”,而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常见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独特的临床表现、高发的误诊率以及复杂的治疗挑战,要求皮肤科医生、全科医生及患者家属提高警惕。
准确识别、全面评估、个性化管理,并充分利用新型靶向生物制剂等治疗武器,是帮助老年AD患者有效控制病情、减轻瘙痒折磨、重获舒适晚年的关键。
暮年生活,不该在无尽的瘙痒中度过。
参考文献:
1. Martina Maurelli, Andrea Chiricozzi , Ketty Peris,et al. Atopic Dermatitis in the Elderly Population.Acta Derm Venereol . 2023 Dec 14:103:adv13363.
2. S Williamson, J Merritt, A De Benedetto.Atopic dermatitis in the elderly: a review of clinical and pathophysiological hallmarks.Br J Dermatol . 2020 Jan;182(1):47-54.
来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特应性皮炎诊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