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早晨,65岁的老王起床时突然感觉天旋地转,紧接着就出现恶心、呕吐、出冷汗等症状。老伴儿给他量血压,竟然高达186/90mmHg。于是老伴儿赶忙从抽屉里找出抗高血压药帮他服上,可是老王刚服完药、头一挨枕头,又出现一阵天旋地转。很快,老王被送到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排除了颈椎病等,老王最终被诊断为耳石症。

什么是耳石症
在人耳朵的最深处,即内耳里的椭圆囊和球囊(椭圆囊和球囊是调节人体平衡的器官)上,有一个感受直线加速度的结构,被称为囊斑,其表面有一层果冻样的膜,膜里含有很多碳酸钙的结晶,形状像石头,被称为耳石。在某些情况下,如衰老、微循环障碍、震荡、炎症等,人体可出现耳石脱离囊斑,游走在别的平衡结构(如半规管)内,当头部运动变化时,耳石颗粒就会刺激内耳的平衡感受器官,引发眩晕。
由于这种病主要在头部位置变化时发生,而且反复发作,所以医学上给它起了一个学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也就是耳石症。耳石症是眩晕最常见的病因,约占1/3。

如何治疗耳石症
针对不同的眩晕病因,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以耳石症为例,这种病打针吃药疗效并不理想,而通过耳石复位的方法可迅速改善症状,治愈疾病。
耳石复位方法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是医生通过一定方法引导脱落的耳石回归到正常部位的技术。

小课堂
为什么很多人出现眩晕先怀疑颈椎病
由于颈椎问题在人群中普遍存在,所以发生眩晕时,大部分人会自动认为是颈椎病直接引起的,但实际上,因颈椎病引发的眩晕较少见。
误区:一发生头晕就认为是颈椎病,去骨科就诊。
不少患者认为头晕、眩晕就是颈椎不好,出现症状后就去骨科就诊或采用颈椎按摩、理疗等。这是眩晕疾病诊疗中最常见的误区。
正确的做法:如果当地医院有诊治眩晕的专科门诊,首选到其就诊;如果没有眩晕疾病专科门诊,可以根据眩晕发作时伴或不伴有耳朵的症状(如耳鸣、耳闷、听力下降)进行选择,有耳朵症状者到耳鼻喉科就诊,没有耳朵症状者则到神经内科就诊;如果患者有口角歪斜、肢体麻木无力、吞咽障碍或言语含糊等症状,则应到急诊就诊。
小课堂
引起老年人眩晕的常见疾病有哪些
眩晕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之一,引起眩晕的病因复杂。看起来都是眩晕,但每个眩晕背后各有各的原因。引起老年人眩晕的常见原因有耳石症、梅尼埃病、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脑血管病、心律失常、直立性低血压、老年前庭病等。
判断病因,需要通过对眩晕发生的形式、持续时间、诱发因素、伴随症状、既往病史、服用的药物等详细调查,才能较为准确地判断。
比如,在起床或卧位翻身时出现持续几秒到几十秒的眩晕发作,提示可能是耳石症;眩晕反复发作,同时伴有耳鸣、耳朵闷胀、听力下降,发作后上述症状又逐渐减轻或消失,则可能是梅尼埃病。
内容拓展
眩晕发作时,哪些症状提示病情危险
眩晕发作时,患者会感到天旋地转或周围物体上下颠倒,有些人的眩晕表现为倾倒感、走路不稳、视物晃动、如坐船等。
眩晕症状剧烈时,大部分眩晕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出汗、想大小便、血压升高、恐惧感等症状,这些都是眩晕导致的连锁症状,并不是病情危险的标志。
大多数眩晕不会危及生命,但如果眩晕发作时伴有以下症状要警惕:①口角歪斜;②吞咽困难或语言含糊不清;③看东西重影(复视);④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这些症状提示有可能是脑血管病引起的眩晕,应尽快就诊,不能延误。
内容拓展
分清眩晕、头晕和头昏很重要
由于表达等方面的差异,很多人在就诊时常描述不清自己的症状,混淆了眩晕、头晕和头昏的症状,给医生带来误导,影响诊疗过程。
眩晕是天旋地转、倾倒感,头晕是周围环境物体或自身的不稳、晃动和起伏感,这两种症状都是运动性幻觉,即客观上自身或环境并未产生运动,而身体的感觉却是各种不同形式的运动。头昏则完全不同,是头脑昏昏沉沉不清晰,如同头顶重物或颈项僵硬的感受。
眩晕和头晕通常与人体感知方向、保持平衡的前庭系统有关,而头昏是深部肌肉关节的感觉异常、内环境紊乱或心理障碍的表现。因此,患者应当尽可能准确地描述自己的症状,医生则应利用问诊技巧,把握患者真正的核心症状。
主编:王建业 北京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促进健康,怡享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