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四月槐花香
文/张普选
我始终对槐花怀有敬畏之心。在我心中,没有其任何花可以与槐花相提并论,因为槐花对我的先辈、对我们,毫不夸张地说,真的有过救命之恩。
在老家乡下生活过的人都知道,槐树是乡下最常见的树种之一,“老槐树下”是人们特别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经常脱口而出。用一个诗人的话说,没有槐树的村庄,算不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村庄,甚至不值得去深刻地怀念。
槐树遍布我国东西南北中,种类繁多,有几十种之多。槐树不需要娇生惯养,房前屋后、沟畔渠旁,它们随时地都可以安身立命;它们不需要浇水、剪枝和格外地照顾,非常地皮实,能够自由地生长;它们不急功近利,默默无言,虽然长得比较缓慢,但木质缜密细腻,是上好的木枓;它们不惧风,不怕雨,不畏电闪雷鸣,傲然挺立,风度翩翩。槐树就像乡下没有什么过多的心计,它们用淳朴善良,一点一点地生长着自己的美好品行,给乡村增加了一份经得住敲打的厚重。

槐花是一棵棵槐树为人们盛放的笑颜,纯白中带着嫩黄,低调里包含羞涩,写意下释放清香,一树槐花便是一团锦簇的世界,为乡下点燃了一份简单的灿烂。槐花从不自以为是,从不扭捏做作,从不装腔作势,也从不好高骛远,成为被文人雅士反复吟唱的内容。白居易应该是写过槐花最多的诗人,存有十五首槐花诗,槐花是他精神的寄托,是他喜欢的意象,是他真实的心志,他从各种各样唯美的角度,为槐花深情地点赞。“黄昏独立佛堂前,满地槐花满树蝉”,黄昏、佛堂、槐花、蝉,有动有静,动静相宜,描绘了一幅特别细致的画面,在特定的时刻,槐花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偈语;“夜雨槐花落,微凉卧北轩”,在这里,槐花是诗人一种特别友好的陪伴,或许他们之间彼此惺惺相惜,夜雨中槐花的无意飘落,进入诗人的心中,恰恰反应了他内心的一丝丝无法排解的愁绪,这“微凉",是天气之凉,还是人生之凉,值得人们很好地去体味;“槐花满院气,松子落阶声”,白居易不愧是高手,用极白描的手法,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精美的速写,在此时此景中,不管是谁,都要豁然求得一份内心的干净。槐花征服了白居易,白居易十分爱着槐花,所以他才能够把平凡不过的槐花写得如此动人,如此非同凡常。时光如水,浩荡而去,后人要衷心感谢白居易,他用文字铸就了不朽,时至今日,让我们仍然能够分享他笔下槐花端庄的美与对槐花无尽的爱。
槐花是可食之物,含有丰富的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C、矿物质铁等。槐花可以焯水后晾干,小心地储备起来,慢慢地食用,也可以摘下即食。槐花饼、槐花水饺、蒸槐花饭等吃法真是多种多样,各有各的口感和妙处。美食大家苏东坡把槐花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瞧,“一斤松花不可少,八两蒲黄切莫炒,槐花杏花各五钱,两斤白蜜一起捣,吃也好,涂也好,红白容颜直到老”,真是下足了扎实的功夫,原来槐花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还可以美容,怪不得许多女子和槐花成为了闺蜜与知已呢。还是苏东坡,他会用槐花酿出一坛好酒,只是现在市面上很难见到,想一想,都让人忍耐不住,如果能够端起北宋的酒杯,与苏先生坐在初夏的月色里,轻风徐过,好好地喝上一盅槐花酒,肯定是一种超级的享受。在这里,槐花无疑是餐桌上的动人佳肴,是时光里的诱人饕餮。
所以,从我童年的时候开始,槐树在我的心里就活成了一座纪念塔,更是活成了一种无限崇高。
我小时候生活在关中东部的秦岭山下的一农村,村子不是很大,槐树很多,自家房前屋后有几棵槐树长得又高又大,极其茂盛,每一年都激情地开出满树繁花,散发出绮丽的芳香,用无数的真心实意,一次次填满我们一家人锅瓢盆里的大小窟窿,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极其深刻的记忆。
如今,无论是何时、在哪里,只要看到槐树,不管是否正在开花,我都会肃然起敬。
作者简介:张普选,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后勤服务集团退休干部。退休后热爱收藏、书法、摄影、写作。
编辑:王 颖
审核:赵新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