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增长了!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其中,肌肉减少(也称为肌肉减少症),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据研究,从40岁起,骨骼肌就开始衰老,数量和质量平均每年减少8%左右,到了70岁以上更是翻倍增长。

老年人肌肉减少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基础代谢率降低
基础代谢率是指在静息状态下,身体为了维持生命活动所消耗的最低能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基础代谢率逐渐下降,意味着身体消耗的能量减少,容易导致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
2、肌肉量减少

从30岁左右开始,人体的肌肉量会逐渐流失,40岁以后肌肉流失的速度会加快,60岁以后肌肉流失的速度会更快。肌肉是身体消耗能量的主要组织之一,即使在静息状态下,身体消耗的能量也会减少。
3、活动量减少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活动量通常会减少。而缺乏足够的体力活动会导致肌肉得不到应有的刺激,加速肌肉的流失。同时,活动量的减少也意味着身体消耗的能量减少,容易导致脂肪堆积。
4、营养状况不佳
老年人消化吸收能力减弱、食欲下降,导致营养摄入不足。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D等对肌肉健康至关重要的营养元素摄入不足,加剧了肌肉的流失。
5、激素水平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尤其对肌肉的合成和维持至关重要的激素会分泌减少,如睾酮、生长激素等。
6、神经肌肉功能下降
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肌肉传导效率降低,从而影响肌肉的正常使用,加速肌肉的流失。
7、其他因素
睡眠质量下降:睡眠不足会影响体内激素的平衡,进而干扰能量代谢的正常进行。

慢性疾病与药物影响:某些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可能会影响脂肪的分布和储存。
老年人肌肉减少后可能会面临以下风险和危害,从而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1、生活质量下降
活动能力受限:由于肌肉力量不足,导致日常活动如行走、坐立、上下楼梯等变得困难;也可能无法完成一些基本的自理活动,如洗澡、穿衣、如厕等,从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社交受限:由于肌肉减少导致的活动能力下降,老年人可能无法参与一些社交活动,导致社交受限。
2、跌倒和骨折风险增加
平衡和协调能力下降:肌肉减少后,老年人的平衡和协调能力受损,容易跌倒。

骨折风险增加:老年人骨骼脆性增加,跌倒后容易发生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这对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3、慢性病风险增加
糖尿病:肌肉是身体消耗能量的主要组织之一,肌肉减少后,身体代谢率降低,可能导致血糖调控能力下降,从而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心脑血管疾病:肌肉减少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肌肉减少后,身体代谢率降低,可能导致血脂代谢异常,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骨质疏松:肌肉对骨骼有一定的保护和支持作用。肌肉减少后,骨骼负荷减少,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4、免疫功能下降
肌肉减少后,老年人的免疫功能可能下降,容易受到外界病原体的侵袭,发生感染等疾病的风险增加。
5、心理状态受影响
由于肌肉减少导致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和活动受限,老年人可能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心理健康。
6、经济负担增加
老年人肌肉减少后,可能需要长期护理和医疗支持,这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7、其他危害
肌肉减少后,对骨骼和关节的保护作用减弱,可能导致关节磨损加重,骨关节炎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
老年朋友们不要让自己的肌肉“闲置”下来。▼

利用小区内的健身器材进行科学锻炼,能有效预防肌肉减少带来的危害,守护自己的健康晚年。
来源:中国心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