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离退休老同志感受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西安的巨大变化,学校老教授协会组织会员近30人,于2018年10月16日前往西安国际港务区参观。
西安国际港务区是陕西省、西安市为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而设立的经济先导区,是省市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对外开放大通道的重要抓手和主要平台,是陕西自贸区的核心板块,是大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东部新中心和第十四届全运会主场馆所在地。
园区位于西安市主城区东北部的灞渭三角洲,浐河、灞河、泾河、渭河四水聚港,规划控制区12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面积89.89平方公里。区位优势明显,骨干路网与西安三环路、绕城高速无缝对接,距离西安咸阳国际机场28公里,西安高铁站5公里,距西安行政新中心仅15分钟车程,穿区而过的西安地铁3号线已建成通车,地铁14号线等即将开工建设。园区对外与陕沪、包茂、连霍、福银等8条高速公路通过绕城无缝衔接,是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基地。
自2008年组建以来,港务区始终坚守为中国内陆“造港开埠”的使命,按照“先建内陆港、后建开发区、再建东部新城”的发展路径,依托“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西安公路港”三大核心平台,形成了以“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西安港”、一类开放口岸、跨境电子商务试点为基础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了临港产业、电子商务、新金融、现代商贸物流、文体健康等五大主导产业体系,创立了“港口内移、就地办单、海铁联运、无缝对接”内陆港模式。
老同志们首先来到西安国际港务区规划馆,观看港务区新闻宣传片,登上大厅二层俯瞰近千平米的港务区规划沙盘模型。在专职讲解员详细的讲解中,对港务区的地理位置、实地规划、分区功能、交通情况等有了初步的了解。接着,大家坐车游览了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汽车转运中心,实地体验了集装箱站场和汽车停放场的宽阔和庞大,港务区铁路转运、无缝对接的便利和快捷。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老同志们还前往西安港进口红酒交易基地、爱菊粮油基地参观。
老同志们在参观活动中,认真听取讲解,仔细观看模型,不断拍照留念,纷纷感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西安发生的巨大变化,震撼国际化大都市的大格局规划,感受大西安辉煌的发展前景。大家对今后的美好生活更加充满希望。
(供稿:离退休工作处 撰稿:田婧 责任审核:李彤)